<pre id="zxzxz"><ruby id="zxzxz"></ruby></pre>

      <noframes id="zxzxz"><pre id="zxzxz"></pre>
      <pre id="zxzxz"></pre>

      <track id="zxzxz"><strike id="zxzxz"></strike></track>
      <address id="zxzxz"></address>

      <pre id="zxzxz"><ruby id="zxzxz"></ruby></pre>
        收藏本站   設為首頁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以病人為中心

      時間:2018-05-08 19:29:03  來源:編鐘之聲報 隨州都市網  作者:記者 徐宗義 通訊員 龔東方

       

      ——跨越發展的隨縣澴潭鎮衛生院
       
      編鐘之聲報  隨州都市網訊   澴潭鎮位于隨縣西南部,東鄰安居、新街,西接洪山,北與棗陽資山鎮接壤,轄區面積441平方千米,總人口近七萬。澴潭鎮衛生院始建于1958年,是原縣級隨州市為數不多的老鄉鎮衛生院之一,屬一級甲等醫院。2015年10月,以院長羅海港、副院長趙忠榮為首的外科、婦科、骨外科業務技術骨干調入澴潭鎮衛生院以后,該院普外、泌外、婦科、骨外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17年衛生院被評為澴潭鎮年度綜合考評“突出單位”。煥然一新的就醫環境,熱情溫馨的醫護服務,先進的診療設備……衛生院為澴潭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多方位籌措資金 就醫環境舊貌變新顏
       隨著新農合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來衛生院就醫的患者驟增,澴潭鎮衛生院原有的業務用房和就醫環境已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尤其是內科常年在走道內加床達到20余張,不僅影響醫院環境,給防火防盜工作帶來隱患,而且住在走道的病人飽受冬天冷夏天熱而苦不堪言,有很多的住院患者寧愿舍近求遠到鄰近的衛生院或市區治療,為此,澴潭鎮衛生院爭取到了國家項目資金300萬元,自籌資金200余萬元,對基礎設施進行完善,經過改擴建業務用房,現在病床達到110張,每個病房內有獨立的衛生間和空調,并設有三處公共衛生間。同時,投資三十余萬元安裝了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和中心呼叫等一套服務設備,患者在病床上吸氧、吸引,安全、舒適和便捷,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投資近20萬元安裝電梯,方便了老弱病殘患者就醫;籌資百萬元購置放射診療數字化X光機(DR),圖像清晰,速度快,患者短時間就可以拿到檢測報告,為患者治療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診斷符合率;改建后的輸液大廳,添置了嶄新的航空椅、電視與空調等,就醫環境的改善得到了廣大患者和家屬的一致好評。
       
             強化服務質量 營造良好醫患關系
      澴潭鎮衛生院號召全院醫護人員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具體診療過程中,對就診的病人力求做到接待熱心、診斷細心、治療精心,嚴格遵守各項醫療技術操作規程,要求對每個環節都必須做到準確無誤,各科室、各個工作崗位始終將尊重病人、熱愛病人,把解除患者的病痛放在首位,盡其所能的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方便、更周到的服務和更高的診療質量。聘請曾都醫院的專家來衛生院講授醫療知識,開拓了醫護人員的視野;舉辦由醫、藥、護、技等各科醫務人員參加醫學理論知識、實際操作技能以及業務學習心得體會等知識競賽,進一步規范操作規程。要求醫務人員在病人就診時熱情接待,微笑服務,積極為患者排憂解難。良好的服務贏得了患者和家屬的廣泛好評,樹立了醫務人員在人們心目中“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2017年,澴潭鎮衛生院全年完成門急診8萬余人次,住院5千余人次,全年業務收入突破千萬大關,無一例醫療事故發生。
      將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價格標準公示在收費大廳,并隨時以新的物價精神進行價格的調整,以接受群眾監督。堅持每天上午2小時的院長、分管業務院長、醫務科長和主治醫師查房制度,了解危重病人的搶救、治療及護理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醫療服務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以全力推進“履職盡責”、“創先爭優”活動、開展政風行風建設、創文明單位為契機,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醫德醫風考評活動,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從而不斷健全各項制度,改進工作,設立舉報電話、服務監督崗、黨員示范崗,實行院長接待日制度,針對患者來信、來電、來訪的服務質量問題,查證屬實的要進行處理決不手軟,切實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糾。

             建立簽約服務團隊 竭誠為民服務
      澴潭鎮衛生院成立了以公共衛生科成員為骨干,以村衛生室為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網點,組建了澴潭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團隊,對村衛生室開展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每月進行督導檢查1次,每季度考核1次。為讓貧困戶“脫真貧、真脫貧”,有效遏阻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澴潭鎮衛生院組建了18個公共衛生服務團隊分批次進村入戶,對轄區重點人群和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免費體檢活動,為確保健康扶貧體檢工作一人不少不漏,服務小組還對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和交通不便患者深入到其家中實行上門服務,服務團隊成員充分發揚“不畏疲勞、連續作戰”的工作作風,放棄了“雙休日”,確保了下鄉簽約服務活動的連續性,衛生院先后出動車輛140余(臺)次,共完成重點人群0—6歲兒童簽約2212人次;65歲及以上居民簽約2943人次;孕產婦簽約298人次;高血壓患者簽約2738人次;糖尿病患者簽約878人次;肺結核患者簽約12人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簽約209人次;殘疾人簽約546人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簽約40人次;獨生子女傷殘家庭簽約77人次;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3307人次,簽約率100%。
       澴潭鎮衛生院在保證患者“少花錢、看好病”、解決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嚴格把關,控制大處方和門、住診人次的例均費用,要求醫生盡量使用一些療效好、價格低的藥品,把患者的醫療費用控制在他們所能承受的范圍內,使城鄉居民進一步感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以2017年為例,全鎮農業人口54403人,參合農民47703人,參合率87.7%,有66023人次從中享受了合作醫療門、住診醫藥費報銷,其中:門診補償153140人次,門診補償280.2萬元;有668人得到慢性病補償,計補償46.8萬元,住院患者補償6010人次,計補償金額850萬元,共計補償1177萬元,參合農民共交納農合基金699萬元,共有103名村民的住院補償報銷金額達到了2萬元以上,對患有較重疾病的農民家庭起到了很大的幫扶作用,使參合農民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發展奧秘在哪里 記者采訪羅海港
      現在的澴潭衛生院已成為隨縣鄉鎮衛生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地處鄉鎮,但就醫的環境和醫護人員的服務素質,一點也不遜色城市條件好的醫院。在衛生院就診的一位患者告訴記者,他在澴潭衛生院就診,享受的是城市大醫院的環境和服務,得到的是就診費用低的實惠。
      澴潭衛生院這兩年發生的變化天翻地覆,有目共睹,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記者為此采訪了該院黨總支書記、院長羅海港同志。羅海港告訴記者:“目前衛生院取得了一些成績,與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分不開。衛生院的發展要與時俱進,我們想盡一切辦法改善病人的就醫環境,要求全院醫護人員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一切從患者的利益出發,積極轉變服務模式,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生命線,把病人的滿意當作我們的追求,盡最大的努力讓衛生院得到社會認可,得到澴潭人民的滿意。” 

      書記、院長 羅海港

      衛生院護理團隊

                衛生院門診大樓

       

       

      (編輯   周波)

       

      (編輯  周波)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推薦資訊
      隨州遠古棋“復活”    益智休閑備受青睞
      隨州遠古棋“復活”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州“仙人棋”巖畫   棋文化源自隨州的物證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
      隨州雞血玉藝術品鑒賞
      隨州雞血玉藝術品鑒賞
      首個純“根味”文旅莊園開放酬賓
      首個純“根味”文旅莊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隨州編鐘報社 | 法律顧問 | 友情鏈接 | 技術支持:清華網絡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主辦單位:隨州編鐘之聲報社 隨州都市網
      新聞熱線:0722-7117922 廣告、服務熱線QQ:1254373707
      舉報電話:0722-7117922 舉報郵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隨州編鐘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本站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鄂ICP備09003029號-8 技術支持:隨州清華網絡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19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