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zxzxz"><ruby id="zxzxz"></ruby></pre>

      <noframes id="zxzxz"><pre id="zxzxz"></pre>
      <pre id="zxzxz"></pre>

      <track id="zxzxz"><strike id="zxzxz"></strike></track>
      <address id="zxzxz"></address>

      <pre id="zxzxz"><ruby id="zxzxz"></ruby></pre>
        收藏本站   設為首頁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人文隨州 > 隨州人物

      書畫人物---胡清菘

      時間:2013-03-26 07:14:39  來源:編鐘之聲報 隨州都市網  作者:

       

      胡清菘,筆名浪石,隨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江偉民強書畫院副院長,幼即喜愛書畫,啟蒙于畫家李北苑先生,后受教于湖北著名花鳥畫大家湯文選、馮今松諸先生。1989年專攻人物,拜南開大學東方文化藝術系著名人物畫教授李俊琪為師,學習通史人物畫和系統鉆研東方美術。 2012年進修于北京史國良人物畫高研班,作品多次獲獎,被多家拍賣公司高價拍出,并為多家文博單位和海外收藏家收藏。
      胡清菘,1970年出生于湖北隨州歷山.少兒時即喜愛繪畫。1980年受家鄉畫家李北苑先生指導,開始進行長期正規的基本功訓練。19歲入中國花鳥畫學院進修,得湯文選、馮今松、魯慕迅諸名師教誨。他把全部的精力和興趣都傾注在畫畫上,一拼就是十幾年,艱苦磨練造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
      1998年,他開始了水墨畫創作,在追求大開大合,滿紙氤氳,墨酣筆暢的畫法時喜歡上了李俊琪先生的畫.長期的請教使其有幸被列入李俊琪先生的門墻之內.他很注意把別人的優勢融洽到自己技術中來,并在掌握之后不斷添加新內容。下狠心在去熟求生過程中不斷否定自己,求得新發展。他從學習前賢入手,臨摹陳老蓮、任伯年,練習懸碗,實踐在墻上作畫,凝神靜氣,一絲不茍.作畫時即興用碳條起稿,用線勾勒,線之運用隨心境起伏,追求隨意中的流動感.他的作品不論水墨、線條,色塊都喜歡追求厚重,磅礴的感覺。他努力從傳統的繪畫、古代壁畫、西洋繪畫和濃墨,濃彩中探索新的技法。在安格爾、蘇里柯夫、馬蒂斯等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中尋找和民族文化藝術中相互兼容,共存的東西,讓畫面多些新構成,增加新的表達手法。他喜歡自我挑戰,在畫大畫中檢驗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和控制力。
      胡清菘是一個內蘊感情而外示理智充滿詩人氣質的畫家,他曾廣泛而系統深入地學習研究傳統,除了非常熱愛古典文學之外,舉凡現代文學書籍,無不涉獵,他勤于思考,在讀書養氣方面獲益匪淺。他的作品不僅從筆墨、從構圖、從造型、從結構、從氣勢、從意境,都呈現著一種靈秀的悟性。他的屈原九歌《山鬼》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人體的形體語言中明顯有安格爾、布格羅的影子。同時卻也具有中國式的優雅、含蓄、平靜的氣氛。人物的動態往往傾向于環境的某一境物,這就使人與物,寫實與寫意在情節與構思上得到統一。在這一系列作品中,胡清菘表現了他日漸成熟的繪畫觀與生活態度,即對人的自身價值的謳歌和對人性中積極因素的肯定。他在白居易詩意《長恨歌》系列作品中把中國古典仕女通過線、墨色和肌理效果完美融洽統一,把人物塑造的神秘安寧、秀美嫵媚、婀娜多姿、清新高雅就像經年陳釀“醇”得讓人心醉不已?v觀他的作品,既有尺幅小品,也有丈二巨制,題材跨越花鳥、人物、山水等不同領域,件件作品都透出文人的清氣和學者的意韻。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推薦資訊
      隨州遠古棋“復活”    益智休閑備受青睞
      隨州遠古棋“復活”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州“仙人棋”巖畫   棋文化源自隨州的物證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
      隨州雞血玉藝術品鑒賞
      隨州雞血玉藝術品鑒賞
      首個純“根味”文旅莊園開放酬賓
      首個純“根味”文旅莊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隨州編鐘報社 | 法律顧問 | 友情鏈接 | 技術支持:清華網絡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主辦單位:隨州編鐘之聲報社 隨州都市網
      新聞熱線:0722-7117922 廣告、服務熱線QQ:1254373707
      舉報電話:0722-7117922 舉報郵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隨州編鐘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本站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鄂ICP備09003029號-8 技術支持:隨州清華網絡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19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