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zxzxz"><ruby id="zxzxz"></ruby></pre>

      <noframes id="zxzxz"><pre id="zxzxz"></pre>
      <pre id="zxzxz"></pre>

      <track id="zxzxz"><strike id="zxzxz"></strike></track>
      <address id="zxzxz"></address>

      <pre id="zxzxz"><ruby id="zxzxz"></ruby></pre>
        收藏本站   設為首頁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人文隨州 > 隨州人物

      傳承古法膏方,妙手為民解憂

      時間:2022-07-31 17:27:37  來源:編鐘之聲報 隨州都市網  作者:記者 周波 實習生 虞明爽

                    ---記曾都區萬店鎮鄉村醫生、李氏“青蓮堂”膏方代表性傳承人李朝燦

      在位于曾都區萬店鎮西北的真武山下活躍著一位以古法膏方解民憂的赤腳醫生,他二十多年來心懷“懸壺濟世”,利用先輩留下來的中醫智慧,用仁心仁術撫去患者的苦痛。他就是萬店居委會社區中醫門診負責人,社區預防保健醫生,李氏“青蓮堂”膏方代表性傳承人李朝燦。

      勤鉆苦研中醫學  

      生于醫家,圓夢濟世人生

      李朝燦家族世代中醫,他于19901994年跟隨李氏“青蓮堂”膏方第三代傳承人李作書學習中醫,1993年參加全國中西結合風濕病學習班、1993年就讀隨州衛校中醫班、20062008年在隨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習、2000年學習全國水針刀法培訓。2020822日至2021130日衛生院指派參加湖北中醫藥大學學習《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班。在這二十多年的不斷學習和實踐中,也讓他快速成長,1995年至今一直擔任曾都區萬店居委會社區中醫門診法人職務。

      保護研究古醫籍

      李朝燦作為一個師承家傳的中醫學徒,自年少時就對中醫方面感興趣,立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1995年開始接觸中醫門診,見識到了大量的疑難雜癥,這些棘手的病情也一直困擾著李朝燦。為了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二十多年來,李朝燦潛心研究祖輩留傳下來的中醫著作、藥方醫方,結合實際病例醫治患者,掌握了一些有效治療疾病的臨床經驗,對如濕疹、頑癬、帶狀皰疹皮膚類疾病、痔瘡急性發作期等有特效治療方法;對各類風濕病及軟組織損傷急性疼痛針灸治療有顯著療效;并利用在衛校、職院學習的醫療技術開設五官科,專業取耳、鼻、喉、口、眼異物;開設口腔科治療牙痛,專業制作置換各類高檔烤瓷牙、隱形牙、滿口活動假牙。一直沿用中草藥外敷、針灸等,在臨床上很有成就,尤其對中醫皮膚外科更為顯著。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門診診的有近四千人次,為一方百姓提供了便利和健康服務。

      尋挖中藥入深山

      祖傳膏方,精心傳承創新

      李朝燦將自己比喻成醫海沙灘上的一枚小貝殼,雖然弱小但能夠吹響。二十多年的從醫經歷,李朝燦也總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經驗,遵照家傳古籍醫書《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膏方》,結合臨床實踐,加以改進“青蓮堂”膏方制作工藝。從藥料的提取開始抓起,道地藥材配置完善后,曬干分開每種藥料,并用石碾細致碾碎,使用牛皮紙裝,待藥物配全后,全部用最細目的篩子篩分出來,按比例戥足量,混合在一起用大乳缽反復乳成極細面,加上乳香、沒藥等再多乳無數遍,直到越細越好。在用的時候加麝香混均勻,用以滲透開竅,最后用瓶子封緊以防氣味揮發備用。在用前用生理鹽水加75%酒精少許調成膏狀,稠稀適度,太稀易流,太干了與皮膚不相粘,視情況用竹簽挑藥直接點在患處,每天一次,上藥兩三天即可,一般復診患者癥狀明顯減輕,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

      傳統古法細碎藥

      李氏“青蓮堂”膏方經過傳承人的不斷創新與改良,十年多年來,每年門診治療一兩百例各類黑痣、色素痣、尋常疣、胼胝、雞眼和不明贅生物等等,通過直接點藥涂患處,安全有效且又沒有任何副作用。其它中藥膏外敷治療各種頑固性疾病,特別是對帶狀皰疹、急慢濕疹、頑癬更為顯著,急性腰扭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膏藥屬于外治,從而避免了內服藥物對肝腎腸胃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療效確切,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

      精心配料古膏方

      一寸丹心,造福一方鄉親

      鉆研永不止步,有付出就有收獲,李朝燦門診榮獲“湖北省中醫藥服務示范社區門診”,這是國家和社會對他二十多年來學醫之路成果的肯定。但卻從未停止過學習和實踐,一直在學醫求索的道路上不懈前進。他力求掌握更全面、更精湛的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術,為一方百姓解百病緩民憂。最令人敬佩的是,他能夠不忘初心,繼續研究祖輩遺留的大量醫藥著作,結合西醫和師傳,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摸索出更多的特效膏方經驗方應用到臨床中。總是積極引導晚輩學習中醫,振興家族岐黃事業。

       

                                                                                                                                                                                                                                    精益求精調膏方

      他常道:中醫是中華民族最為耀眼的瑰寶,中五千年傳統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底蘊厚,現中醫受西影響,面臨困境倒退,應加大傳承和弘揚力度,否則后繼乏人,未來國外學習漢方中醫,期待更多中醫廣帶學徒,傳承、推廣、創新、濟世,讓中華中醫藥文化光芒照耀全世界,造福全人類。

       

      走村串戶講健康

       

      (編輯  周波)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推薦資訊
      隨州“天書”亮相圖書城
      隨州“天書”亮相圖書
      隨州遠古棋“復活”    益智休閑備受青睞
      隨州遠古棋“復活”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州“仙人棋”巖畫   棋文化源自隨州的物證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
      隨州雞血紅碧玉藝術品鑒賞
      隨州雞血紅碧玉藝術品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隨州編鐘報社 | 法律顧問 | 友情鏈接 | 技術支持:清華網絡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主辦單位:隨州編鐘之聲報社 隨州都市網
      新聞熱線:0722-7117922 廣告、服務熱線QQ:1254373707
      舉報電話:0722-7117922 舉報郵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隨州編鐘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本站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鄂ICP備09003029號-8 技術支持:隨州清華網絡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19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