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zxzxz"><ruby id="zxzxz"></ruby></pre>

      <noframes id="zxzxz"><pre id="zxzxz"></pre>
      <pre id="zxzxz"></pre>

      <track id="zxzxz"><strike id="zxzxz"></strike></track>
      <address id="zxzxz"></address>

      <pre id="zxzxz"><ruby id="zxzxz"></ruby></pre>
        收藏本站   設為首頁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人文隨州 > 隨州文學

      我在南陽看石頭

      時間:2021-12-05 18:53:55  來源:編鐘之聲報 隨州都市網  作者:晚晴

                 不是女媧補天的五彩石頭,不是孕育孫猴的神仙石頭,不是……

          是南陽漢畫館收藏的燦爛石頭。

          友人說,南陽漢畫館漢代畫石陣容大,寓意深刻,要去看看。
               9 22 8 時,我帶著試試看看的心情出發了。
               8 30 分,到了漢畫館。遠視,凝重典雅,氣勢壯觀相臨的仿漢三棟二重樓展現了魅力。大門前廣場入口處正中,厚重、古樸的大理石照壁上雕鑿著郭沫若題 寫的“漢畫館”金色館名。進入門廳,正面是一對東漢大型天祿、辟邪石雕。左右兩側磚牌分別嵌“靈石不言”、“片石千秋”石雕。
          進入展廳,參觀生產勞動、社會生活、歷史故事、天文與神話內容后,時間已是正午 12 點了。漢畫石頭的吸力,下午 1 點我又進入了展廳。5 點半,帶著余興未了的心情離開了漢畫館。做記錄、拍照片、交談訪問,一天的參觀學習,收獲不小,感慨至深。
          南陽漢畫館,創建于 1935 10 月。新館建于 1999 12 月,占地面積 53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積 6000 多平方米。是一座專職漢代畫石館,藏漢代畫石 2500 多塊。
          這些畫石,漢代人藏在墓室、祠堂里,起祭祀和裝飾作用。這些石畫,一石一主題。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形式活潑,制作精細。
          有北斗星、日月合璧、女媧、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日神月神、伏羲、雷公、風伯、雨師、河伯、龍鳳、漢高祖斬蛇等圖案。
          有人獸相斗、搏擊比武、騎射狩獵、百戲技巧、力士形象、人獸競走、娛樂游戲等圖案。
                    這些石畫中,天文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人與獸、人與牛是重要的題材。畫面神彩飛揚,意味深長。有的人面獸身;有的人有蛇尾,也有翅膀,翱翔于天地之間。人與獸相斗,獸與獸相歡。不同性格的動物爭斗中同樂,運動中相歡。它們相斗中安閑,嬉戲中親密。
          那些生活畫面,那些耕稼、搏擊、狩獵、樂舞情景,與神仙世界互相交融,一派天人合一景象。
          魯迅說:“唯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這些石刻,將天上的靈,遠古的神,傳說的龍,現實的人,似神話般意境融于一個空間;把幽冥的地府,神秘的天堂,喧鬧的人間融合于一個畫面。這種神奇的運用,表現了大漢帝國囊括宇宙,融合天人的宏大氣魄。
          走進漢畫館,我們仿佛看到石頭在微笑,在歌唱,在舞蹈。這些石頭,將一個遠逝的大漢盛世景象呈現在今人面前。
          西漢時期,南陽是全國五大商都之一。商遍天下,富冠海內。這些魔法石刻,以石為地,以刀代筆,生動形象地反映出西漢時期南陽的繁榮景象。南陽漢畫石頭,是歷史悠久的石頭,文化燦爛的石頭,神彩飛揚的石頭!是英雄的石頭!南陽漢畫石頭,是千秋不謝花,萬年不老松!
          中國傳統文化,立足于東方智慧。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基因。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安身立命、發展壯大之源,也是我們面向世界,走向未來之本。沒有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沒有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繁榮,我們就不會有堅定而強大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自信,就不能更好地改革創新,就無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就中國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編輯   周波)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推薦資訊
      隨州遠古棋“復活”    益智休閑備受青睞
      隨州遠古棋“復活”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州“仙人棋”巖畫   棋文化源自隨州的物證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
      隨州雞血紅碧玉藝術品鑒賞
      隨州雞血紅碧玉藝術品
      首個純“根味”文旅莊園開放酬賓
      首個純“根味”文旅莊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隨州編鐘報社 | 法律顧問 | 友情鏈接 | 技術支持:清華網絡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主辦單位:隨州編鐘之聲報社 隨州都市網
      新聞熱線:0722-7117922 廣告、服務熱線QQ:1254373707
      舉報電話:0722-7117922 舉報郵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隨州編鐘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本站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鄂ICP備09003029號-8 技術支持:隨州清華網絡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1923號